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打官司 >> 庭审技巧 >> 刑事辩护技巧

犯罪未完成形态裁判规则之中止犯造成损害的认定

日期:2020-03-17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阅读:238次 [字体: ] 背景色: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电话15313195777)删除。

【裁判规则】关于中止犯处罚规定中的“损害”不等于犯罪结果。没有 造成损害是指没有造成任何危害后果。造成损害是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 果,但尚不属于该罪的法定后果。多数的中止犯仍然具有可罚性,即使免除 处罚的,对其定罪也是一种否定性评价。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在犯罪的三种未完成形态中,中止犯 是从宽力度最大的量刑情节。从情节的效果上,规定是“应当”免除和减轻, 而且没有“从轻”这一适用方式。

此处,条文里的表述是“没有造成损害”和“造成损害”,不同于刑法 中其他条文中关于“结果”的表述。例如,《刑法》第14条关于故意犯罪的 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犯罪结果属于犯罪构成 客观方面的内容,比较具体,在不同的罪名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犯罪结 果发生与否比较明确,也易于判断和把握。理解中止犯中的“没有造成损害” 和“造成损害”,显然不能用犯罪结果发生与否的标准。

法律规定“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也就是说对这种中止犯 需要定罪,但不用量刑。这是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中唯一一个“应当免除处 罚”的情节,所对应的行为就应当是比较轻微的,故应当将没有造成损害理 解为没有造成任何危害后果,不仅是没有发生犯罪结果。侵犯人身权的犯罪, 只要暴力、胁迫等行为已经实施,即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不再适用“应当免 除处罚”的规定,因为这些实行行为对被害人必然造成某种损害,可以是生 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在这类犯罪中,只有预备阶段的中止存在这种 适用的可能。而侵犯财产权的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利I实行阶段的中止均存 在适用“应当免除处罚”的可能性。

造成损害的,是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可以是对被害人的、对社会秩序 的、对公众利益的,等等。这种损害不能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结果,因 为一旦发生了犯罪结果,往往就是犯罪既遂,而不再是犯罪中止了。

以被告人余某某强奸案①为例。

经审理查明,2017年4月19日10时许,被告人余某某在北京市朝阳区 东坝乡某小区某区某号楼某单元某室,欲与被害人于某(女,30岁,甘肃省 人)强行发生性关系,并摸被害人的胸部、阴部,后因被害人拒绝并反抗而 放弃。被告人余某某于2017年5月2日18时许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被民警抓获。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余某某法制观念淡薄,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 力手段欲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依法应予惩处。鉴 于本案系犯罪中止,对被告人余某某所犯罪行依法予以减轻处罚。法院判决: 被告人余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本案被告人实施强奸犯罪有中止情节,就涉及其如何虽刑的问题。法院 认为余某某虽然有中止情节,但其对被害人实施了摸胸和阴部等行为,已经 造成了损害,不属于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由于余某某主观目的是实施强奸, 所以这种摸胸和阴部的行为属于强奸的一部分,被强奸罪吸收。否则,这种 行为单独构成强制猥亵罪,而且属于犯罪既遂。对报制猥亵罪,应当判处五 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所以,本案中对余某某减轻处罚是适当的,不能免 除处罚。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