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律师文集专著 >> 公司诉讼律师

“证照分离”改革政策解读

日期:2023-05-25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什么是“证照”?

“证照”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照”,指的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指的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类生产经营许可证。

商事制度改革前,开办市场主体首先需要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才能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实现了市场准入领域的“先照后证”,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只要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允许经营,从事需要行政许可的经营活动,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证。

什么是“证照分离”改革?

“证照分离”改革是通过有效区分“证”与“照”的功能,把经营自主权归还给企业,通过建立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放松市场管制,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许可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从开办到开业的时间。

为什么要进行“证照分离”改革?

随着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等商事制度改革举措的实施,市场主体设立登记“门槛”得到有效降低,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办理营业执照越来越快捷,但准入不准营这个难题还没解决。办照很快,后续办证很慢,市场主体没有办齐许可证开不了业。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聚焦办证环节,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市场主体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如何进行“证照分离”改革?

“证照分离”改革主要采取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取消行政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并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及时优化更新,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或领域,坚决杜绝擅自设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严禁在规定审批流程外变相设置准入障碍。

如何落实“证照分离”改革?

一是建立《“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清单》和《“准入准营”改革全覆盖经营范围规范条目清单》,健全改革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分类推进行政审批与市场准入改革,对具体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改革,对使用标准化条目登记经营范围按准入即准营、承诺即准营、帮办许可即准营三种方式改革,推动将更多审批改为备案事项纳入“多证合一”,将告知承诺事项纳入“证照一体化办理”。三是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登记、许可与监管的衔接,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和电子证照的归集运用。四是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适应改革要求落实监管责任,根据改革方式健全监管规则,结合行业特点完善监管方法,探索智慧监管,加强监管数据共享,精准预警风险隐患。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