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网站          
 
 

经典案例选编 >> 公司诉讼案例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对外所签合同,并不一定无效

日期:2016-02-20 来源:微信公号审判研究 作者:陈枝辉律师 阅读:830次 [字体: ] 背景色: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对外所签合同,并不一定无效

——法定代表人所签合同,除系超越其权限且损害公司利益,并为相对方所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标签:保证|越权担保|法定代表人|管理性规范|表见代理

案情简介:2008年,船务公司通过债权转让协议受让贸易公司对钢铁公司的债权8000万余元,实业公司为钢铁公司的偿还责任提供担保。嗣后,实业公司以其法定代表人蔡某在担保协议上签字,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的“对外担保应由出席董事会的董事一致通过的决议方可有效”为由,主张担保责任免除。

法院认为:①《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依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该条款不但从文字表述上并未强调诸如该条后两款所述的“必须”、“不得”等强制性的意思,且从其内容上看,其只是关于公司实施一定行为所应遵循的内部程序性规范,即使公司及其内部机构应遵照执行,但因其属于管理性而非效力性规范,故而不应作为判断公司对外合同效力的唯一依据。②根据《合同法》第50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对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所签合同,除法定代表人系超越其权限且损害公司利益并为相对方所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本案无证据证明船务公司在签订本案《债权转让及担保协议》时对实业公司的章程、改制文件等内容明知。实业公司关于蔡某未经董事会决议代表该公司签订担保合同,违反《公司法》第16条规定且属于《合同法》第50条规定的除外情形,因而应认定无效的主张根据不足,不予支持。

实务要点:《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该条款只是关于公司实施一定行为所应遵循的内部程序性规范,不应作为判断公司对外合同效力的唯一依据。根据《合同法》第50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对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所签合同,除法定代表人系超越其权限且损害公司利益并为相对方所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二终字第140号“某贸易公司与某实业公司等欠款及担保合同纠纷案”,见《法定代表人签订担保合同的效力——南京华新瑞实业有限公司与武汉瑞通船务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华业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海外集团海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南京市华新瑞实业有限公司泰州钢铁分公司欠款及担保合同纠纷案》(审判长周帆,代理审判员殷媛、杜军),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第五卷(上)》(2011:304)。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打开文章

3. 点击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